网站导航|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小说 > 长篇小说

Facebook效应

时间:2014-04-06 09:24:39  来源:  作者:大卫·柯克帕特里克  
简介:一个拥有9亿活跃用户,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传奇互联网企业,加上一个年仅26岁的的“娃娃CEO””。激情澎湃的创业精神,智慧传奇的融资经历,一个聚合世界的社交帝国向你彻底开放,你还等什么?...
  尽管Facebook并没有被设计成一种政治工具,但他的创始人早前就已经发现了Facebook所具有的独特潜能。2004年,Facebook刚在哈佛大学上线一个礼拜,就有学生开始将自己的个人照片换成包含政治格言的文字图片,以此来表达他们的政治观点。“人们使用它来表达自己认为重要的观点,”Facebook联合创始人达斯汀?莫斯科维茨(Dustin Moscovitz)如是说,“甚至他们对于学校的不满也要表达出来。”人们从一开始就直觉地意识到,如果在互联网世界中仍然能够表现出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性格特点,那么他们所选择的表达方式应该是在网上对每天发生的事情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而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则认为:“哥伦比亚的此次事件是政府管理方式改变的风向标——展现出政治组织能够拥有什么样的影响力。这些事情能真正影响到每个人的民主自由诉求,这也是政府需要努力达成的……在15年内,也许这样的事情在哥伦比亚每天都会上演。”
  而现在,在莫拉莱斯的行动成功两年以后,我们可以发现由Facebook助力的激进活动出现在了Facebook能够到达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大部分是在发展中国家。Facebook和Twitter在2009年伊朗大选后的反对风潮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正如《纽约时报》外交事务专栏作家汤姆?弗雷德曼(TomFriedman)所指出的那样:“这是有史以来,一直生存在拥有全部国家资源的极权政府和拥有所有伊斯兰教资源的穆斯林教派之间的夹缝中的温和派,首次拥有了展现自己力量的舞台——网络。”落选的候选人米尔?侯赛因?穆萨维(MirHusseinMousavi)在Facebook上告诉他的追随者们什么时候该走上街头。当一位年轻女孩在抗议过程中被射杀时,人们在Facebook上发布了她被害的视频,然后很快这个视频就被传播到了世界上的各个角落,后来其成为伊朗政府镇压民众的象征。而陷入被动境地的伊朗政府多次努力封禁Facebook,但由于Facebook的应用太广泛而很难实现。
  为什么反对FARC的行动能够取得如此成就——从卧室里的一个人发展到街头的数百万人,而这个过程又是如此迅速?为什么Facebook变成了一个如此有效的政治组织工具?其创始人扎克伯格是如何在公司历史上的紧要关头做出至关重要的决定的?而Facebook又是如何凭借其优秀品质成为全世界上亿人每天都要登录的网站?本书剩下的部分将会探讨这些问题,而很多答案则存在于一系列的现象之中,我把它们称作Facebook效应。
  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Facebook将用户引入了全新的社会交际效应之中。Facebook效应发生在人和人的相互联系之中。这些联系通常是意外的,可以是相同的体验、爱好、问题或目标。其形式可大可小——从一个群组中的两三个朋友到一个家族,或像哥伦比亚那样的上百万人。Facebook的各项功能使信息如病毒般迅速传播。在Facebook上,人们的想法能够轻易在各个群组间飞速传递,使所有人几乎同时了解到那些事情。你可以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向别人传递信息,这就是为什么“反对FARC的100万个声音”能从它诞生的第一夜起就成长得如此迅速。
  任何加入这一群组的人只不过是表达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即“是的,我反对FARC”。新成员加入的时候甚至根本不需要说“把这些消息发送给我的朋友。,他们仅仅是加入了这个群组。但是在一个人加入的时候,Facebook会把这个消息发给此人的所有朋友。莫拉莱斯的反FARC运动就是利用了一种潜在的需求或欲望,然后以闪电般的速度扩散开来,使得这样的群组在一夜之间壮大起来。
  大范围的信息广播实际上属于电子媒体的范畴——比如广播和电视。但是Facebook效应意味着普通个体成为信息的最初源头,就像在哥伦比亚和伊朗所发生的事情那样,你根本不需要有什么特别之处或有什么专长。Twitter则是另外一项功能精简的服务,它也可以让任何人通过互联网发布消息。Twitter同样也拥有很强的政治影响力。
  而Facebook和Twitter也可能会变得具有建设性或破坏性。它们使全世界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人拥有了社会化的影响力,这样也许会带来破坏性的变革,在有些社会条件下甚至会破坏那些人们已经习惯了的稳定。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在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地,人们利用它们来挑战长期以来对人民进行残酷镇压的政权和法规。Facebook使人们能够更加容易地组织起来。
  我实在不知道为什么Facebook效应的自我组织能力能如此理所当然地被应用到了集会中。
  在2008年,由Facebook群组组织的大型打水仗活动在英国利兹市举行。紧随其后在2008年9月,有超过1 000个人在密歇根州的大急流域(GrandRapids)进行了20多分钟的枕头大战,参与者都是在Facebook上听说的这次枕头大战。当Facebook上的年轻人通过这种方法发泄的同时,枕头大战也成了全世界的流行风尚。
  作为一项营销工具,Facebook也并未有丝毫逊色,如果商人们掌握了发起活动的方法,他们就能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同样,Facebook效应还代表了它所具有的类似于媒体的影响力。在Facebook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编辑,成为内容的创作者、制作人或散布者。大家可以扮演传统媒体中的任何角色。Facebook效应可以即刻集结一群同好,他们喜爱的可能是同一则新闻、一首歌或是一个YouTube视频。最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有一天我不经意地看到朋友的新闻源里有“道琼斯指数上涨3.5%”的字样,过去我只可能从雅虎新闻、广播或电视里获得这样的消息。
  游戏,作为Facebook发展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也意识到了Facebook效应的价值所在。好的游戏借助Facebook效应可获得每周l 200万忠实玩家的青睐。PlayStation、X-box和任天堂Wii已经成为上一代人的玩具。而现在,所有的游戏平台都在尝试与Facebook连通。
  当Facebook的用户增长到5亿时,我们在想的是,Facebook效应是否会因为人群数量变得庞大而有所不同呢?它是否能够成为一种将当今政治宗教混乱、环境经济条件恶劣的世界重新聚合起来的力量呢?拥有一个聚合了来自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的通信工具,应该不是一件坏事吧,你说呢?
  • 上一部:《牛奶可乐经济学》
  • 下一部:《穷爸爸富爸爸》
  •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按长短分类
    专题阅读
    国外小说网站
      Error:Change to use e:indexloop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站所发布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为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部分资源请勿转载或商业利用,谢谢配合!】
    网站xml地图
    站长信箱:smf101@163.com
    Powered by www.tclxh.com
    苏ICP备15052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