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国小说 > 中篇小说

少有人走的路(II)

时间:2014-04-06 09:07:24  来源:  作者: M·斯科特·派克  
简介:20世纪末,一股回归心灵的风潮席卷全球,派克医生的《少有人走的路》三部曲就是这一精神风暴的滥觞。继《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之后,派克医生又以其丰富的人生智慧,与读者进行一场心灵的深度探讨,这就是《少有人走的路Ⅱ:与心灵对话》。这本书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沙漠中的绿洲
  意识会带来痛苦,但同时也能带来快乐。随着你进入沙漠腹地,你去得越远,你就越有可能发现那些小小的绿色,那些你以前从未见到过的绿洲。如果再更深入些,你甚至可能在沙地下发现一些潺潺流动的小溪,如果继续走下去,你或许还能够实现自己的夙愿。
  如果你对此有所怀疑,那么一个在沙漠里跋涉了很远的人。他将向你讲述自己心灵的旅程,他就是诗人艾略特,他早先在文学界出名,是由于写了大量枯燥无味、令人绝望的诗作。他在29岁时发表了诗歌《普罗弗洛克情歌》:
  我老了···我老了···
  我连裤子都穿不利落了。
  我把头发分在后面好吗?
  我敢吃一个桃子吗?
  我会穿上法兰绒裤子,走向海滩。
  我听到了美人鱼在歌唱,一首又一首。
  我想她们不会唱给我听。
  诗中的普罗弗洛克和艾略特一样生活在上流社会,生存在高度文明的世界,但同时又生存在心灵的荒原上。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果然不出所料,五年以后,艾略特发表了一首题为《荒原》的诗。在这首诗里,他的着眼点实际上就是沙漠。尽管这也是一首枯燥无味和令人绝望的诗作,但第一次,在艾略特的诗里出现了一小块的绿意,些许的植被点缀其间,水的映象和岩石下的暗影。
  大约在五十岁左右,艾略特写下了像《四个四重奏》这样的诗作,诗歌中第一次出现了玫瑰园、鸟儿的啼鸣和孩子的欢笑。此后,他陆续写了不少同类型的作品,这些诗作充满了丰富的、大量的、生机勃勃的绿色。最终,他非常快乐地走向生命的终点。
  当我们艰难地行走在坎坷的、荆棘密布的人生旅途中,与痛苦进行抗争时,我们能够从艾略特身上获得许多安慰。旅途中,我们需要安慰,而不是自欺欺人。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打着治疗名义,实际自欺欺人的人。
  他们这么做,完全是因为以自我为中心。例如,里克是我的朋友,他陷入了痛苦,但我不喜欢经历痛苦,于是想尽快治愈里克,这样也就能够让我摆脱痛苦。因此,我就对他说些不痛不痒的安慰话,诸如:"噢,你妈妈去世我很难过,但别太伤心了。她是到天国去了。"或者:"嗨,我也遇过这种事,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去发泄一下。"
  可是治疗一个人的痛苦,往往不是设法去消除痛苦,而是与他一起承受。我们必须学会聆听和分担他人的痛苦,这也是意识成长的全部内容。随着意识的成长,我们能更加看清他人玩的把戏,罪过和伎俩,同时也能更深切地体会他们的沉重和悲哀。
  随着心灵日渐成熟,我们能够越来越多地承担他人的痛苦,然后,你会惊奇地发现。你愿意承担的痛苦越多,感受到的欢乐也就越多。最终你会觉得,这样的人生才圆满。
  第8节:第二章 责备与宽恕(1)
  第二章 责备与宽恕
  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会宽恕。在生活中,我们常为自己的痛苦而责备他人,而责备总是从愤怒开始。愤怒是一种源自于大脑的强烈感情。人类的大脑中,有一些叫做神经中枢的神经细胞群。在我们称作中脑的那个部分,这些神经中枢负责情感的产生和操控。神经外科医生实际上已能熟悉了解这些神经中枢的位置。在实验中,被施以局部麻醉的病人,躺在手术台上,医生将电极或细针插入他的大脑,脑部顶端就会释放出一毫伏的电流。
  例如,我们大脑中有一个兴奋中枢,如果神经外科医生把针插入该区域并释放一毫伏的电流,那么躺在手术台上的病人就会说:"哇,你们这儿的医生真是太棒了,医院也了不起。再来一次,好吗?"这种兴奋的感觉非常强烈。海洛因等毒品之所以容易让人上瘾,就在于它们能够对兴奋中枢产生刺激作用。
  在小鼠身上曾做过这样的实验。神经外科医生将一根电极插入小鼠的兴奋中枢,并让它通过按压一个连杆刺激自己。小鼠每天按压一次,就能获得一次兴奋,结果小鼠没完没了地按压连杆,以致根本不吃不喝,直至饿死。它最终是快乐至死!
  离兴奋中枢不远,就有另外一个管理着完全不同情感的中枢--抑郁中枢。如果神经外科医生插入一根电极到抑郁中枢并释放一毫伏的电流,躺在手术台上的病人就会说:"噢,天哪,所有东西看上去都是灰的,我感到害怕,我觉得不舒服。求求你停下来。"同样地,大脑中还有一个愤怒中枢。如果神经外科医生刺激它的话,那他们最好先把病人绑牢在手术台上。
  这些中枢经过千万年的进化,最终在人类的大脑里形成。它们的存在是有目的的。比如,你剔除了孩子大脑的愤怒中枢,目的是让她不能再愤怒,那你就会有一个非常顺从的孩子。但是你想过吗,这样一个顺从的孩子将来会发生什么事?当她上了幼儿园,或是上了一年级、二年级?她可能会受尽欺侮,遭人践踏,甚至送命。愤怒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为了生存我们需要它,愤怒自身并不是个坏东西。
  人类愤怒中枢的作用机制与其他生物完全一样。它基本上是采取划分领地的办法,当任何其他的生物侵犯到我们的领地时就会启动。这就如同一条狗,当另一条狗流浪到它领地内时,双方就会发生打斗,人类的情形与此没什么两样。只是对人类而言,领地的定义更复杂些罢了。我们不仅会因为地理上的领地遭侵犯而变得愤怒,比如我们看见有人闯进我们的花园采摘花朵,就会勃然大怒;另外我们还有一块心理上的领地,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人批评我们,我们都会愤怒。我们还有一个神学上的和意识形态上的领地,无论何时,任何人批评我们的信仰或中伤我们的思想,我们也都会变得愤怒。
  第9节:第二章 责备与宽恕(2)
  由于人类的领地如此复杂和多变,所以我们的愤怒中枢随时都在燃烧,并且经常不恰当地爆发。这种不恰当到了什么程度呢?有时甚至是主动邀请别人进入领地,我们自己也会愤怒。
  大约二十五年前,我曾接受心理治疗。当时我已对心理和精神的关系产生了很大兴趣,了解到卡尔·荣格对这方面很有研究。我费尽周折,找到一位支持荣格心理学的临床医生。我跑去拜访他,等了许久,指望他对我谈些荣格主义。没承想,他竞用弗洛伊德派的方法来治疗我的病例。直到后来我才明白,这种方法确实比较适合我的症状。
  • 上一部:《少有人走的路(I)》
  • 下一部:《不锈钢老鼠历险记》
  •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按长短分类
    专题阅读
    国外小说网站
      Error:Change to use e:indexloop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站所发布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为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部分资源请勿转载或商业利用,谢谢配合!】
    网站xml地图
    站长信箱:smf101@163.com
    Powered by www.tclxh.com
    苏ICP备15052759号